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再评估——基于出口技术复杂度与国内增加值双重视角的分析

被引:45
作者
苏庆义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际分工地位; 出口结构; 国内增加值率;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6.06.004
中图分类号
F752.62 [出口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合理地评估当前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是判断中国的出口优势与劣势以及提升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的重要依据。文章将出口技术复杂度和国内增加值率结合起来,构建了同时具有产品属性和增加值属性的国际分工地位新指标,并基于投入产出框架构建了理解国际分工地位差异的理论模型,进而对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进行了再评估。结果表明:(1)考虑服务业出口后,目前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处于最为落后的经济体行列,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分工地位普遍不高,发达经济体和资源丰富的经济体拥有较高的国际分工地位。(2)1995-2009年中国与美国、印度和巴西之间的分工地位差距有所扩大,与德国之间的分工地位差距比较稳定,而与日本之间的分工地位差距则有所缩小。(3)结构分解的分析显示,中国国际分工地位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出口结构问题,即服务业出口比重过低,而国内增加值率的降低也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4)中国国际分工地位指数的变动主要源于产业属性效应和国内增加值效应,而出口结构效应的影响则较低。因此,调整出口结构和提升国内增加值率是中国未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两种重要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5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附加值贸易: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J].
罗长远 ;
张军 .
经济研究, 2014, 49 (06) :4-17+43
[2]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变迁及国际比较 [J].
戴翔 .
中国软科学, 2012, (02) :52-59
[3]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与转换展望——基于最终需求角度的分析 [J].
刘瑞翔 ;
安同良 .
经济研究, 2011, 46 (07) :30-41+64
[4]   金融发展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J].
齐俊妍 ;
王永进 ;
施炳展 ;
盛丹 .
世界经济, 2011, 34 (07) :91-118
[5]   中国出口品国内技术含量升级的动态研究——来自全国及江苏省、广东省的证据 [J].
姚洋 ;
张晔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2) :67-82+205
[6]  
What’s So Special about China’s Exports?[J]. Dani Rodrik.China & World Economy. 2006(05)
[7]  
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2012
[8]   Tracing Value-Added and Double Counting in Gross Exports [J].
Koopman, Robert ;
Wang, Zhi ;
Wei, Shang-Jin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4, 104 (02) :459-494
[9]   What you export matters [J].
Hausmann, Ricardo ;
Hwang, Jason ;
Rodrik, Dani .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2007, 12 (01)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