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差距中的结构效应及空间差异性测度

被引:40
作者
杨明洪
黄平
机构
[1]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南北差距; 结构效应; 大国“雁阵”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南北经济差距呈现使得学术界对差距成因进行探索。从南北差距出现背景看,新旧动能转换中产业结构变迁差异是造成这一差距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1992-2018年南北地区结构红利进行测度,得出以下结论:(1)南北地区存在结构红利"倒U"曲线,且结构红利的"结构性转折"是形成经济发展"结构性加速或减速"的内在原因。(2)区域结构红利"雁阵"模式在样本期内呈现先整体加速上升、后"南升北降"的区域分化的变迁过程。南北分化出现在2011年以后,北方地区整体处在结构红利"倒U"曲线拐点右侧的减速下行阶段,南方地区次级板块结构效应仍处在加速上升阶段。(3)增速换挡后,经济增长从要素投入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短期内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是结构效应。因此,加重南北经济差距的一大因素就是结构效应。从产业结构角度分析南北经济差距成因对于缩小南北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1]  
政治算术[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英) 配第 (Petty, 2010
[12]  
The “flying geese” model of As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origin, theoretical extensions, and regional policy implications[J] . Kiyoshi Kojima.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 2000 (4)
[13]  
Productivity growth in Asian manufacturing: the structural bonus hypothesis examined[J] . Marcel P Timmer,Adam Szirmai.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 2000 (4)
[14]   美国产业结构、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1975-2011 [J].
张辉 ;
丁匡达 .
经济学动态, 2013, (07) :140-148
[16]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J].
蔡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56-71+206
[17]   中国服务业分行业生产率变迁及异质性考察 [J].
王恕立 ;
胡宗彪 .
经济研究, 2012, 47 (04) :15-27
[18]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 [J].
干春晖 ;
郑若谷 ;
余典范 .
经济研究, 2011, 46 (05) :4-16+31
[19]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 [J].
蔡昉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4-13
[20]   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 [J].
蔡昉 ;
王德文 ;
曲玥 .
经济研究, 2009, 44 (09) :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