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错配、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经济“脱实向虚”

被引:139
作者
韩珣 [1 ]
李建军 [2 ]
机构
[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
[2]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金融错配;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 金融深化; 僵尸企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当前,我国一些非金融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从事影子银行业务。本文利用2004-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金融错配程度的提高整体上会提高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并且这种效应仅在金融深化程度较高、经济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偏低的地区显著;僵尸企业和盈利性较差的企业,分别受到"利润追逐"和"投资替代"机制的影响,金融错配对其影子银行化趋势的正向作用更为明显。机制检验发现,金融错配水平的上升通过提高融资约束程度从而降低企业实体投资水平,这种效应在资产专用性较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金融错配主要通过融资约束程度和实体投资规模,而非资本回报率渠道作用于企业影子银行化行为。本文研究对于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防范经济"脱实向虚"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11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经营风险 [J].
李建军 ;
韩珣 .
经济研究, 2019, 54 (08) :21-35
[2]   资产短缺与实体经济发展——基于中国区域视角 [J].
杨胜刚 ;
阳旸 .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07) :59-80+205
[3]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企业投资的渠道分析 [J].
谭小芬 ;
张文婧 .
世界经济, 2017, 40 (12) :3-26
[4]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融资结构——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韩珣 ;
田光宁 ;
李建军 .
国际金融研究, 2017, (10) :44-54
[5]   僵尸企业的投资挤出效应: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 [J].
谭语嫣 ;
谭之博 ;
黄益平 ;
胡永泰 .
经济研究, 2017, 52 (05) :175-188
[6]   稳增长条件下的金融摩擦与杠杆治理 [J].
金鹏辉 ;
王营 ;
张立光 .
金融研究, 2017, (04) :78-94
[7]   中小企业过桥贷款投融资的财务效应——来自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证据 [J].
李建军 ;
马思超 .
金融研究, 2017, (03) :116-129
[8]   资本错配、资产专用性与公司价值——基于营业活动重新分类的视角 [J].
王竹泉 ;
段丙蕾 ;
王苑琢 ;
陈冠霖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3) :120-138
[9]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投资行为研究 [J].
饶品贵 ;
岳衡 ;
姜国华 .
世界经济, 2017, 40 (02) :27-51
[10]   中国实业投资率下降之谜:经济金融化视角 [J].
张成思 ;
张步昙 .
经济研究, 2016, 51 (12) :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