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码、数字身份与认证基础设施的兴起

被引:30
作者
胡凌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健康码; 认证; 数字身份; 基础设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391.44 [];
学科分类号
0811 ; 081101 ; 081104 ; 1405 ;
摘要
从基础设施角度讨论健康码问题,须理解健康码如何从一种普通的媒介工具(二维码)转化为一种在流动性环境中增强对社会主体进行健康认证的工具,并塑造了与之相应的社会行为惯习和身份制度。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二维码继身份证、电话号码、身份证网上功能凭证(CTID/eID)、人脸之后成为一种新型基础身份标识符,限于行政体制因素,在疫情发生的不同阶段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健康码帮助促成了更多流动以及围绕"关联性"展开的相关技术——制度创新,且在疫情好转之后延伸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其物质性、制度性和公私合作特征值得深入思考和总结。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1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数据治理 [J].
许可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43 (01) :80-91
[3]   应急需求、技术赋能与政务服务创新——对“健康码”数据流转的考察 [J].
文宏 ;
林彬 .
电子政务, 2021, (01) :12-20
[4]   个人私密信息如何转化为公共信息 [J].
胡凌 .
探索与争鸣, 2020, (11) :27-29
[5]   健康码运用中的个人信息保护规制 [J].
宁园 .
法学评论, 2020, 38 (06) :111-121
[6]   “防疫国家”的信息治理:实践及其理念 [J].
戴昕 .
文化纵横, 2020, (05) :86-94+159
[7]   健康码的法律之维 [J].
许可 .
探索与争鸣, 2020, (09) :130-136+160
[8]   “健康码”背后的数字社会治理挑战研究 [J].
方兴东 ;
严峰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 (16) :78-91
[9]   国家监测能力的建构与提升——公共卫生危机背景下的反思 [J].
郭凤林 ;
顾昕 .
公共行政评论, 2020, 13 (03) :6-26+193
[10]   健康码:个人疫情风险的自动化评级与利用 [J].
查云飞 .
浙江学刊, 2020, (03) :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