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口分布与空间活动的动态特征研究——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探索

被引:124
作者
钟炜菁 [1 ]
王德 [2 ]
谢栋灿 [2 ]
晏龙旭 [2 ]
机构
[1]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手机信令数据; 昼夜人口; 居住与就业; 土地利用强度; 上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对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动态把握是了解人口活动规律、认识城市空间结构、配置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及制订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保障方案的重要依据。由于目前国内缺少系统的人口动态变化统计数据,城市内部层面的人口空间分布和活动的动态特征方面的相关研究难以开展,研究成果较为有限。移动电话是目前普及率最高的通讯终端设备,其用户的动态分布信息可以准确地反应整个城市人口的空间分布与活动的动态特征。利用手机信令数据,以上海市为例,构建"人口—时间—行为"关系的人口空间动态分析框架,分析上海市人口分布和活动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上海整体人口密度呈单中心的圈层空间分布结构,昼夜空间分布经历"白天向中心集聚、夜晚向郊区分散"的流动过程;人的各类活动(如通勤、消费休闲)会产生人口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职住关系的不匹配和活动对中心的高度依赖使得人口的空间分布不均,形成向心流动模式。消费休闲行为对中心城区的依赖度明显高于就业活动,且集中体现在紧邻中心城区的外围近郊呈圈层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972 / 98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地理学碰上“大数据”:热反应与冷思考 [J].
吴志峰 ;
柴彦威 ;
党安荣 ;
龚建华 ;
高松 ;
乐阳 ;
李栋 ;
柳林 ;
刘行健 ;
刘瑜 ;
龙瀛 ;
陆锋 ;
秦承志 ;
王慧 ;
王鹏 ;
王伟 ;
甄峰 .
地理研究, 2015, 34 (12) :2207-2221
[2]   手机信令数据在城市建成环境评价中的应用——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 [J].
王德 ;
钟炜菁 ;
谢栋灿 ;
叶晖 .
城市规划学刊, 2015, (05) :82-90
[3]   利用手机数据识别上海中心城的通勤区 [J].
丁亮 ;
钮心毅 ;
宋小冬 .
城市规划, 2015, (09) :100-106
[4]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格局演变及其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J].
杨传开 ;
宁越敏 .
地理研究, 2015, 34 (08) :1492-1506
[5]   1985-2010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时空格局特征 [J].
李扬 ;
刘慧 ;
汤青 .
地理研究, 2015, 34 (06) :1135-1148
[6]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上海市不同等级商业中心商圈的比较——以南京东路、五角场、鞍山路为例 [J].
王德 ;
王灿 ;
谢栋灿 ;
钟炜菁 ;
武敏 ;
朱玮 ;
周江评 ;
李渊 .
城市规划学刊, 2015, (03) :50-60
[7]   “大数据”热潮下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再思考 [J].
甄峰 ;
王波 .
地理研究, 2015, 34 (05) :803-811
[8]   利用手机数据分析上海市域的职住空间关系——若干结论和讨论 [J].
钮心毅 ;
丁亮 .
上海城市规划, 2015, (02) :39-43
[9]   大数据对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促进与局限 [J].
杨振山 ;
龙瀛 ;
Nicolas DOUAY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4) :410-417
[10]   北京都市区人口增长的空间规律与机理 [J].
饶烨 ;
宋金平 ;
于伟 .
地理研究, 2015, 34 (01) :149-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