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理论基础:蒂利模型的财政学解读

被引:5
作者
刘晓路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财政金融学院
[2] 财政系
关键词
财政基础理论; 国家; 暴力; 现代财政制度;
D O I
10.19477/j.cnki.11-1077/f.2017.01.003
中图分类号
F812.2 [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本文通过总结西方主流财政理论的主要逻辑,指出其中存在的"国家缺失"现象及其原因,并因此判断其不适合作为构建我国现代财政制度的理论基础。为克服该问题,本文引入了蒂利模型,通过该模型对欧洲现代国家及财政形态演变的说明,展示出了以"国家"而非"市场"作为研究财政问题的理论基础的可能性,并从演绎法与归纳法、国家与暴力、国家能力三个方面对西方主流财政理论与蒂利模型之间的差异进行了说明。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财政学300年: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分析 [J].
刘晓路 ;
郭庆旺 .
财贸经济, 2016, (03) :5-13
[2]   当代西方政治多元主义思潮评析 [J].
王沪宁 .
社会科学, 1986, (04) :52-54
[3]  
找回国家[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美) 埃文斯, 2009
[4]  
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蒂利 (Tilly, 2007
[5]  
民族—国家与暴力[M]. 三联书店 , (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