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300年: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分析

被引:36
作者
刘晓路 [1 ,2 ]
郭庆旺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2]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
[3]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关键词
财政基础理论; 财政思想史; 国家治理;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6.03.001
中图分类号
F811.9 [财政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本文从财政与国家治理的关系角度,将近代以来的财政学发展划分为三个100年左右的时期,分别为官房学时代、政治经济学时代和经济学时代,探讨了这三门学科及其国家治理理念对财政学所产生的影响。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本文提出财政学发展是一种演化而非进化的观点。官房学时代的财政学,极其重视国家的作用,奠定了财政学的政治学基础;政治经济学时代的财政学,强调国家要顺应经济规律,构建了财政学的经济学基础;经济学时代的财政学,主张财政要依据民意,满足社会需要,形成了财政学的社会学基础。当前我国财政学的发展应当融合三个学科的相关合理内涵,而不仅限于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财政学对象的重新思考 [J].
陈共 .
财政研究, 2015, (04) :2-5
[2]   论国家治理现代化框架下的财政基础理论建设 [J].
高培勇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12) :102-122+207
[3]   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和范围问题 [J].
陈共 .
经济研究, 1965, (08) :27-34
[4]  
The Origins of State Capacity: Property Rights, Taxation, and Politics[J] . Timothy Besley,Torsten Perss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