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磐石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布局优化模式研究

被引:11
作者
郄瑞卿 [1 ]
刘富民 [1 ]
刘洪 [1 ]
王娜 [2 ]
机构
[1] 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
[2] 长春市国土资源局长德分局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综合发展潜力; 空间布局; 优化配置; 磐石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通过选取自然条件和区位因素等8个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GIS的地理空间分析功能,将磐石市农村居民点综合潜力划分为:高发展潜力区、中发展潜力区、低发展潜力区、不适宜发展潜力区4个等级。基于此,提出了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模式,即对于零星分布,面积小于1hm2的居民点,如果推行整体搬迁,可有效增加耕地面积179.66hm2,提高土地利用率;对村庄面积介于1~10hm2,通过拆旧建新且作为搬迁村庄的接纳地,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盘活土地资产,发展农村经济;对一些面积大于10hm2配套设施完善,远离镇区、市区且自然条件较好的村庄,可列为中心村,对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积极发展的策略;对于一些临近镇区、市区的村庄通过推行缩村并居、联片聚合模式,并实施增减挂钩,可以缓解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状况,有效地实现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居民点减少,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同时也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地区城镇化进程加速的重要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97 / 20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Land‐Use Change in Rural America: Rates; Drivers; and Consequences <sup>1</sup>.[J].Andrew J. Hansen;Daniel G. Brown.Ecological Applications.2005, 6
[2]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in Sloveni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irkovce [J].
Pak M. ;
Brečko V. .
GeoJournal, 1998, 46 (3) :257-261
[3]  
土地利用规划学.[M].王万茂;韩桐魁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  
磐石县志.[M].崔喜荣主编;磐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5]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现实潜力测算及分区——以重庆市丰都县为例 [J].
乔蕻强 ;
刘秀华 ;
李让恩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2, (02) :222-225
[6]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以河南省长葛市为例 [J].
李昕 ;
孟庆香 ;
李旸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05) :51-58+64
[7]   江西省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J].
朱小花 ;
周就猫 ;
王荣辉 .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03) :1708-1709+1717
[8]   基于GIS的麻阳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J].
谭雪兰 ;
段建南 ;
包春红 ;
朱红梅 .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17 (06) :177-180+185
[9]   重庆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分异研究 [J].
文枫 ;
鲁春阳 ;
杨庆媛 ;
倪静 ;
杨逢渤 .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17 (04) :222-227
[10]   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区位评价与空间格局优化 [J].
朱雪欣 ;
王红梅 ;
袁秀杰 ;
侯欣欣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6) :326-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