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以河南省长葛市为例

被引:5
作者
李昕 [1 ]
孟庆香 [1 ,2 ]
李旸 [3 ]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河南省高校农业资源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土地集约利用; 潜力; 长葛市;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11.05.017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目的】研究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潜力,为加快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河南省长葛市331个行政村居民点作为评价单元,采用分层抽样法从中抽取63个样本村,通过集约利用评价模型对其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等级划分,在此基础上采用集约潜力测算模型,计算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潜力。【结果】将63个样本村的土地划分为3个土地集约利用类型,其中11个样本村属于集约利用型,21个样本村属于低度利用型,31个样本村属于粗放利用型;2008-2020年,以上3个集约利用等级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可实现的潜力分别为19.75,58.16和332.98 hm2。【结论】研究所用方法可科学地评价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合理划分其集约利用等级并计算集约利用潜力,能较好地应用于生产实际。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8+64 +6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 [J].
张正峰 ;
赵伟 .
经济地理, 2007, (01) :137-140
[2]   自然限制性条件下天津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估算 [J].
宋伟 ;
张凤荣 ;
姜广辉 ;
孔祥斌 ;
陈曦炜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9) :89-93
[3]   农村居民点用地问题研究──以安徽宣城市为例 [J].
朱传民 ;
程久苗 ;
刘广栋 ;
曾海燕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5, (06) :40-42
[4]   广东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J].
钟毅 .
中国土地科学, 2001, (05) :43-48
[5]   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周爱国 ;
孙自永 ;
徐恒力 ;
徐忠胜 .
地质科技情报, 2001, (02) :71-74
[6]   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潜力、运作模式与政策选择 [J].
叶艳妹 ;
吴次芳 .
农业经济问题, 1998, (10) :54-57
[7]  
新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D]. 贺燕.新疆农业大学 2006
[8]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高惠璇编著, 2005
[9]  
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杜栋,庞庆华编著, 2005
[10]  
土地利用规划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王万茂,韩桐魁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