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吉地区产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4
作者
李娜 [1 ,2 ]
马延吉 [1 ]
李荣梅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共德州市委党校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影响因素; 优化建议; 长吉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9.27 [地方企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运用区位基尼系数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长吉地区产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制造业就业高度集聚在区域中心区县,区域传统优势产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水平高,对资源依赖性强的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区内的集聚水平差异大;该区发展阶段、发展模式、资源条件等区域特征对产业集聚的作用明显,规模经济、地方保护、产业政策等区域产业特征显著影响该区产业集聚。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汽车和石化产业融合、发展区域资源优势产业、以产业对外开放促产业集聚的产业集聚优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城市老工业区创意转型路径研究:以北京石景山为例 [J].
尹贻梅 ;
刘志高 ;
刘卫东 ;
戴俊骋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1, (06) :55-60
[2]   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成因与趋势 [J].
贺灿飞 ;
潘峰华 .
南方经济, 2011, (06) :38-52
[3]   集聚经济、要素禀赋与产业的空间分布: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 [J].
刘修岩 ;
何玉梅 .
产业经济研究, 2011, (03) :10-19
[4]   产业特性、区域特征与中国制造业省区集聚 [J].
贺灿飞 ;
朱彦刚 ;
朱晟君 .
地理学报, 2010, 65 (10) :1218-1228
[5]   要素禀赋与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基于Rybczynski方程矩阵的实证分析 [J].
路征 ;
邓翔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0, 31 (09) :162-167
[6]   日本研发产业的空间集聚与影响因素分析 [J].
王承云 .
地理学报, 2010, 65 (04) :387-396
[7]   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区域差异研究——江苏和安徽对比研究 [J].
贺灿飞 ;
朱晟君 .
地理科学, 2008, 28 (06) :715-721
[8]   中国制造业区域聚集及国际比较 [J].
路江涌 ;
陶志刚 .
经济研究, 2006, (03) :103-114
[9]   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 [J].
罗勇 ;
曹丽莉 .
经济研究, 2005, (08) :106-115+127
[10]   中国制造业省区间分布的集中与分散研究 [J].
张同升 ;
梁进社 ;
宋金平 .
经济地理, 2005, (03) :315-319+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