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成因与趋势

被引:51
作者
贺灿飞 [1 ,2 ]
潘峰华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制造业; 基尼系数; 转型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的重构。本文基于中国省区尺度的制造业数据,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到2008年期间的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的变化趋势和特征。总体上,现阶段中国的制造业地理集聚程度较高,主要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然而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存在显著的产业差异,依赖于特定自然资源投入的产业,地理集聚程度相对较低,而依赖大量中间产品投入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地理集聚度则较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是外资主导并且以出口为主,高度集中在沿海省区。中国的产业集聚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产业地理集聚程度上升进入了加速期,地理集聚程度在2004年左右达到顶峰。本文回顾了中国产业地理集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传统的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和集聚经济理论是理解中国的产集聚的重要视角,但中国转型经济的特殊制度环境下,市场化、全球化和地方分权对中国制造业集聚和分散具有显著影响。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深化及其在全球经济体中地位的调整,全球力量与地方力量的相互作用将不断重塑中国的制造业地理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5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产业特性、区域特征与中国制造业省区集聚 [J].
贺灿飞 ;
朱彦刚 ;
朱晟君 .
地理学报, 2010, 65 (10) :1218-1228
[2]   中国资源密集型产业地理分布研究——以石油加工业和黑色金属产业为例 [J].
贺灿飞 ;
朱彦刚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3) :488-501
[3]   中国城市产业增长研究:基于动态外部性与经济转型视角 [J].
贺灿飞 ;
潘峰华 .
地理研究, 2009, 28 (03) :726-737
[4]   中国制造业省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J].
贺灿飞 ;
谢秀珍 ;
潘峰华 .
地理研究, 2008, (03) :623-635
[5]   中国制造业的地理集聚与形成机制 [J].
贺灿飞 ;
潘峰华 ;
孙蕾 .
地理学报, 2007, (12) :1253-1264
[6]   FDI与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基于20个行业的实证分析 [J].
赵伟 ;
张萃 .
经济研究, 2007, (11) :82-90
[7]   产业特征、空间竞争与制造业地理集中——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J].
王业强 ;
魏后凯 .
管理世界, 2007, (04) :68-77+171
[8]   我国制造业区域集聚程度决定因素的研究 [J].
路江涌 ;
陶志刚 .
经济学(季刊), 2007, (03) :801-816
[9]   产业地理集中、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测量与辨识 [J].
贺灿飞 ;
潘峰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2) :1-13
[10]   FDI、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 [J].
冼国明 ;
文东伟 .
管理世界, 2006, (12) :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