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的目标

被引:20
作者
马俊驹 [1 ]
杨春禧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2]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集体土地所有权; 集体所有权; 物权;
D O I
10.15939/j.jujsse.2007.03.019
中图分类号
D922.3 [土地法];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120405 ; 030105 ;
摘要
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需要从民法理论上科学类型化集体土地所有权,更需要适应土地利用方式和农村社会经济改革的现实要求。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应当以增强所有权主体的独立性、健全“重在利用”的权利体系、拓展土地的价值支配形式以及逐步实现农民土地权利与农村居民身份分离为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4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华西村政经观察 [J].
翁仕友 .
决策, 2006, (04) :32-34
[2]   关于村民自治主体性的若干思考 [J].
程为敏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3) :126-133+208
[3]   苏南农村发展新探索 [J].
张玉庆 .
江苏农村经济, 2004, (10) :5-8
[4]   南海土改:农民从土地级差中受益 [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
安徽决策咨询, 2003, (04) :35-37
[5]   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之完善——民法典制定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J].
王铁雄 .
法学, 2003, (02) :41-47
[6]   合作制与集体所有权 [J].
马俊驹 ;
宋刚 .
法学研究, 2001, (06) :116-127
[7]   中国村民自治的法学思考 [J].
崔智友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3) :129-140+206
[8]   确定我国物权种类以及内容的难点 [J].
孙宪忠 .
法学研究, 2001, (01) :50-65
[9]   论总同共有 [J].
韩松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0, (04) :1-9
[10]   关于农村土地双重所有制的理论探讨 [J].
潘华顺 ;
臧武芳 .
中国软科学, 2000, (07) :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