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民自治主体性的若干思考

被引:66
作者
程为敏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村民自治; 主体性; 弱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1 [组织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作者把村民自治当作一个独立主体放在农民—国家关系框架下进行考察,通过党—村关系与乡—村关系两条脉络刻画当前我国农村村民自治所面临的“二元悖论”困境,把握村民自治内在的首要矛盾和基本特征,分别从残缺式产权、服从型民主、非决策参与及输局博弈等方面阐发村民自治主体性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及其在农民—国家关系中被动、单向、内敛的地位,并从内在权利与外在权力之间的关系视角揭示出这种地位产生的根本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3+208 +20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 [J].
于建嵘 .
社会学研究, 2004, (02) :49-55
[2]   乡村治理:组织和冲突 [J].
赵树凯 .
河北学刊, 2003, (06) :101-107
[3]   当前中国村民自治的难题及其突破 [J].
赵秀玲 .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6) :40-45
[4]   农村村干部直选研究引发的若干理论问题 [J].
杨善华 ;
罗沛霖 ;
刘小京 ;
程为敏 .
社会学研究, 2003, (06) :103-108
[5]   下派“村官”何以可能:一种“合实践”的解释——基于南平市下派“村官”制度的一项研究 [J].
黄陵东 .
科学社会主义, 2003, (05) :59-65
[6]   试论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稳定 [J].
覃举东 .
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3) :29-33
[7]   国家与农村社会的权力与交换关系——对村民自治的政治社会学考察 [J].
黄红华 .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3, (04) :13-20
[8]   村民自治的历程、意义与问题 [J].
叶富春 .
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3, (05) :28-35
[9]   当代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动机及社会效应 [J].
郭正林 .
社会学研究, 2003, (03) :77-86
[10]   宏观体制困境的基层映射:村民自治背景下的乡、村关系问题 [J].
毛飞 .
理论导刊, 2003, (04) :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