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的古今之变与教育性对话的意蕴

被引:24
作者
刘铁芳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对话; 古典教育; 现代教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真正的对话乃是要唤起个体现成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内在对话,激励自我发展的可能性。如果说以独立、平等为核心旨趣的现代性对话理念是教育性对话的基础,那么以个体精神的开放性为核心的古典对话理念则是教育性对话得以可能的根本所在。如果说民主是现代教育的基础,相互承认、彼此开放、真诚聆听是现代性对话理念的实践形态,那么个体充分地敞开自我、接纳异质性事物、乐于转向更高事物正是教育性对话得以可能的古典路径。对话的展开不仅要关注现成自我的实际状态,更要关注理想自我的可能性,通过对话让自己变得更好乃是教育性对话的根本旨趣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3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培育中国人:当代中国的教育自觉 [J].
刘铁芳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8, 17 (02) :1-11
[2]   自然教育学史论 [J].
刘晓东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6) :113-120
[3]   教化和教化哲学 [J].
陈华兴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 (06) :50-54
[4]  
语言作为解释学经验的媒介.[J].伽达默尔;慎之;.哲学译丛.1986, 03
[5]  
柏拉图四书.[M].刘小枫; 编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6]  
教育研究的逻辑.[M].金生鈜.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7]  
海德格尔.[M].斯坦纳.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8]  
花园.[M].(美) 哈里森;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9]  
古代哲学的智慧.[M].(法) 阿多 (Hadot;P.) ;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10]  
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M].刘铁芳;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