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地管理与基层避责:一种理论解释——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分析

被引:48
作者
田先红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
关键词
避责; 属地管理; 信访治理; 权责失衡;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D O I
10.13624/j.cnki.jgupss.2021.02.009
中图分类号
D262.3 [党的干部工作];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204 ; 0305 ; 030503 ; 0307 ; 1204 ; 120401 ;
摘要
运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视角,以信访工作管理为例,分析属地管理制度权责关系的变迁机制及其诱发的基层干部避责行为。研究发现:属地管理内部存在权责平衡的机制,即上级强调结果导向,为下级提供正向强激励,并赋予下级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在此条件下,下级的权责基本得以维系均衡。但近年来,属地管理的权责平衡机制面临严峻挑战。从纵向维度看,自上而下科层权力控制日益强化,具体表现为过程管理的凸显、条线部门权力的扩张以及上级"属人"原则的普遍运用等方面。在横向上,社会大流动的加剧,重构了属地管理制度运行的空间,进一步强化了属地管理制度内在的紧张。上级强调结果导向和过程导向并重,为下级提供负向强激励,并大大压缩下级的自由裁量权。属地管理内在的权责平衡机制被打破。这导致基层政府从"权责均衡"走向"权轻责重"甚至"有责无权"。基层政府为了应付上级交付的属地管理行政任务并规避政治风险,采用了府际联合避责、纳入常规、摆平理顺等避责行为策略,试图建构"无人负责的世界"。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发生路径、内在逻辑及意义评析 [J].
马雪松 .
社会科学战线, 2020, (06) :216-227
[2]   反向避责:上位转嫁与逐层移责——以地方政府改革创新过程为分析对象 [J].
邓大才 .
理论探讨, 2020, (02) :157-162
[4]   行政发包制下的府际联合避责:生成、类型与防治 [J].
李晓飞 .
中国行政管理, 2019, (10) :94-100
[5]   属地责任制下的谋利型上访:生成机制与治理逻辑 [J].
郑永君 .
公共管理学报, 2019, 16 (02) :41-56+170
[6]   信访维稳属地管理中基层政府政策执行研究——以A市檀乡为例 [J].
张紧跟 ;
周勇振 .
中国行政管理, 2019, (01) :80-87
[8]   中国医患纠纷中的政府避责行为探析 [J].
黄振羽 ;
沈影 .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8, 27 (08) :38-41
[9]   属地管理:一个关于行政层级延长的分析框架——基于对Z街道办事处的观察 [J].
张铮 ;
包涵川 .
中国行政管理, 2018, (06) :94-99
[10]   权责分立与基层避责:一种理论解释 [J].
倪星 ;
王锐 .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05) :116-13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