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系统与产业转型耦合协调度分析——以铜陵市为例

被引:61
作者
王伟
孙雷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 耦合协调度; 铜陵;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6.02.006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从人地系统的视角考察区域创新系统与资源型城市转型之间的内涵关系,揭示二者之间相互耦合协调的作用机制。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赋权法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82013年铜陵市区域创新系统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指数、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评价和分析。研究表明,在产业转型政策实施和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条件下,铜陵市区域创新系统与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数均呈增长趋势;二者的耦合协调度由低度水平跨越式上升至高度水平,呈现非线性的演变特征。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04 / 21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超大城市“新三化”的时空耦合协调性分析——以中国十大城市为例 [J].
张旺 ;
周跃云 ;
胡光伟 .
地理科学, 2013, 33 (05) :562-569
[2]   中国区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水平的耦合关系演化 [J].
刘艳军 ;
刘静 ;
何翠 ;
冯媛 .
地理研究, 2013, 32 (03) :507-517
[3]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J].
单莹洁 ;
苏传华 .
科技管理研究, 2011, 31 (22) :66-68
[4]   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发展的概念性认识 [J].
杨青山 .
经济地理, 2002, (03) :289-292
[5]   关于地理学的“人-地系统”理论研究 [J].
陆大道 .
地理研究, 2002, (02) :135-145
[6]   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与特征分析 [J].
王稼琼 ;
绳丽惠 ;
陈鹏飞 .
中国软科学, 1999, (02) :54-56+64
[7]   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术贡献 [J].
陆大道 ;
郭来喜 .
地理学报, 1998, (02) :3-11
[8]  
矿业城市人地系统脆弱性[M]. 科学出版社 , 张平宇, 2011
[9]  
安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安徽省统计局, 2008
[10]  
人与自然关系导论[M].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黄鼎成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