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新三化”的时空耦合协调性分析——以中国十大城市为例

被引:75
作者
张旺 [1 ,2 ]
周跃云 [1 ]
胡光伟 [3 ]
机构
[1] 湖南工业大学长株潭两型社会研究院
[2]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3]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新型城市化; 新型工业化; 服务业现代化; 耦合度;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3.05.007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与服务业现代化("新三化")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依赖、协调和促进的耦合互动关系,它们的良性共振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在阐述"新三化"耦合协调的涵义基础上,构建了1套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了其"新三化"的发展水平;再运用耦合度和协调性模型,对20042010年10个超大城市"新三化"的时空协调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是:①一线城市的"新三化"水平明显高于二线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和广州分列前三。②各市耦合均处于颉颃阶段,基本上属于粗放水平,其中6市的耦合协调性均处于中等水平,一线城市的耦合协调性高于二线城市。③就时序性来说,各市的耦合度出现波动变化,而协调性基本处于上升趋势,二线城市协调性上升的速度要快于一线城市。④就空间分异性而论,各市的耦合协调组合状况与其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空间对应性,即一线城市优于二线城市。
引用
收藏
页码:562 / 56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广西城市化与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测度与互动分析 [J].
吴玉鸣 ;
柏玲 .
地理科学, 2011, 31 (12) :1474-1479
[2]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 [J].
张占仓 .
经济地理, 2010, 30 (09) :1462-1467
[3]   中国城市化水平、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J].
曾国平 ;
袁孝科 .
财经问题研究, 2010, (08) :9-14
[4]   新形势下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探索 [J].
刘勇 .
学习与探索, 2010, (04) :164-166
[5]   湖南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发展研究 [J].
凌艳平 ;
潘渊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3 (03) :91-95
[6]   基于神经网络的运输通道-经济带系统的耦合度计算与分析 [J].
付晓豫 ;
荆新轩 ;
施其洲 .
铁道学报, 2010, (01) :85-92
[7]   工业化、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三者“互动演进”过程新探——兼议城市化的“杨格定理” [J].
刘刚 ;
李香兰 .
江西社会科学, 2010, (01) :86-90
[8]   现代服务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J].
任英华 ;
邱碧槐 ;
朱凤梅 .
统计与决策, 2009, (13) :31-33
[9]   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设计要点 [J].
牛文元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9, 24 (02) :130-137
[10]   新型城市化及其评价指标 [J].
杨帆 .
理论学习, 2008, (09) :30+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