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生产的嬗变——从空间生产到关系生产

被引:37
作者
刘珊 [1 ]
吕拉昌 [2 ,3 ]
黄茹 [2 ]
林康子 [1 ]
机构
[1]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3] 北京城市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空间生产; 关系生产; 城市空间; 动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901 [人文地理学]; TU984.2 [中国城市规划及建设];
学科分类号
060201 ; 070502 ; 120203 ;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城市作为空间最重要的形式,其空间生产正经历着从单纯的物质空间生产到社会关系生产的嬗变。空间生产不仅是空间产品的创造,同时也是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再造。通过回顾城市空间的研究,进一步明晰了城市空间生产内涵,分析了城市空间生产的动力以及城市的空间生产由空间生产向关系生产的转变趋势,强调城市生产从空间生产到关系生产的范式对城市规划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从技术建构到社会建构: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抉择——基于空间生产的视角 [J].
庄友刚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3 (02) :60-66+191
[2]   “空间的生产”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 [J].
叶超 ;
柴彦威 ;
张小林 .
经济地理, 2011, 31 (03) :409-413
[3]   新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新趋势 [J].
吕拉昌 ;
黄茹 ;
韩丽 ;
藤丽 .
经济地理, 2010, 30 (08) :1288-1293
[4]   空间生产理论及其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启示 [J].
张品 .
前沿, 2010, (07) :96-99
[5]   “城市空间转向”与新城市地理研究 [J].
吕拉昌 .
世界地理研究, 2008, (01) :32-38
[6]   经济地理学的关系转向评述 [J].
李小建 ;
罗庆 .
世界地理研究, 2007, (04) :19-27
[7]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述评 [J].
张应祥 ;
蔡禾 .
学术研究, 2006, (03) :85-89
[8]   人文地理学“空间”内涵的演进 [J].
石崧 ;
宁越敏 .
地理科学, 2005, (03) :3340-3345
[9]  
空间与社会关系的生产[D]. 普艳杰.华中师范大学. 2011
[10]  
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包亚明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