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的生产”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

被引:212
作者
叶超 [1 ]
柴彦威 [2 ]
张小林 [1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城市; 空间的生产;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1.03.010
中图分类号
C912.81 [城市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空间的生产是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一个关键概念。城市空间的生产指资本、权力和阶级等政治经济要素和力量对城市的重新塑造,从而使城市空间成为其介质和产物的过程。通过文献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空间的生产理论在批判传统的将空间视为容器和无价值判断的空间观的基础上产生;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之与空间问题相结合,西方地理学界和城市学界在空间的生产问题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国内学界对它的研究较为迟滞,缺乏突出的案例研究,目前还处在引介和初步应用的起步阶段,但在近5年也兴起了一个以多学科共同研究为特征的风潮。1990年代以来,城市空间的生产问题在中国逐渐变得突出,预示着它将是一个重要而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409 / 4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新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新趋势 [J].
吕拉昌 ;
黄茹 ;
韩丽 ;
藤丽 .
经济地理, 2010, 30 (08) :1288-1293
[2]   激进地理学的形成和演变——以《异端的传统》为例 [J].
叶超 ;
蔡运龙 .
地理科学, 2010, 30 (01) :1-7
[3]   城市滨水空间生产的效益与公平——以南京为例 [J].
宋伟轩 ;
朱喜钢 ;
吴启焰 .
国际城市规划, 2009, (06) :66-71
[4]   百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回顾及展望 [J].
许学强 ;
姚华松 .
经济地理, 2009, 29 (09) :1412-1420
[5]   生产、复制与特色消亡——“空间生产”视角下的城市特色危机 [J].
江泓 ;
张四维 .
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4) :40-45
[6]   城市空间生产批判——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研究范式述评 [J].
魏开 ;
许学强 .
城市问题, 2009, (04) :83-87
[7]   解读城市近现代风貌型消费空间的塑造——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分析视角 [J].
张京祥 ;
邓化媛 .
国际城市规划, 2009, (01) :43-47
[9]   体制转型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建立一种空间演化的制度分析框架 [J].
张京祥 ;
吴缚龙 ;
马润潮 .
城市规划, 2008, (06) :55-60
[10]   超越渐进主义:中国的城市革命与崛起的城市 [J].
吴缚龙 .
城市规划学刊, 2008, (01) :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