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开放与中国上市公司出口边际——基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6
作者
杨晓亮 [1 ]
耿伟 [1 ]
李冬 [2 ]
机构
[1] 天津财经大学
[2] 天津外国语大学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上市公司; 出口边际; 沪深港通; 融资约束;
D O I
10.19337/j.cnki.34-1093/f.2021.03.002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752.62 [出口贸易];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206 ;
摘要
先基于拓展的Chaney(2016)模型,考察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出口边际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随后采用2007—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的准自然实验,并使用"渐进"双重差分法系统地进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以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为表征的资本市场开放,显著地促进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扩展边际(出口倾向)和集约边际(出口规模);资本市场开放通过获取更多的外源流动性以减少融资约束,降低了上市公司进入出口市场的生产率门槛,进而促进其出口边际;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促进出口效应在国有上市公司和资本密集型上市公司中尤为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股票市场开放与企业投资效率——基于“沪港通”的准自然实验 [J].
陈运森 ;
黄健峤 .
金融研究, 2019, (08) :151-170
[2]   资本市场开放、非财务信息定价与企业投资——基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经验证据 [J].
连立帅 ;
朱松 ;
陈关亭 .
管理世界, 2019, 35 (08) :136-154
[3]   资本市场开放与股价对企业投资的引导作用:基于沪港通交易制度的经验证据 [J].
连立帅 ;
朱松 ;
陈超 .
中国工业经济, 2019, (03) :100-118
[4]   股票市场开放提高现金股利水平了吗?——基于“沪港通”的准自然实验 [J].
陈运森 ;
黄健峤 ;
韩慧云 .
会计研究, 2019, (03) :55-62
[5]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与股价异质性波动——来自“沪港通”的经验证据 [J].
钟凯 ;
孙昌玲 ;
王永妍 ;
王化成 .
金融研究, 2018, (07) :174-192
[6]   资本市场开放能提高股价信息含量吗?——基于“沪港通”效应的实证检验 [J].
钟覃琳 ;
陆正飞 .
管理世界, 2018, 34 (01) :169-179
[7]   企业异质性、融资约束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 [J].
文东伟 ;
冼国明 .
金融研究, 2014, (04) :98-113
[8]   融资约束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出口的二元边际? [J].
张杰 ;
郑文平 ;
束兰根 .
世界经济文汇, 2013, (04) :59-80
[9]   融资约束、融资渠道与企业R&D投入 [J].
张杰 ;
芦哲 ;
郑文平 ;
陈志远 .
世界经济, 2012, 35 (10) :66-90
[10]   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行为:基于工业企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J].
阳佳余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4) :1503-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