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优化重组研究

被引:11
作者
刘静玉 [1 ,2 ]
丁志伟 [1 ,2 ]
孙方 [1 ,2 ]
赵爽 [1 ,2 ]
机构
[1] 河南大学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环境与规划学院
[2]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城镇组团; 城市组群; 空间结构; 重组; 中原经济区;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4.10.038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城镇空间组织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骨架,在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中原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采用非农业人口、GDP、第三产业产值、城镇空间距离等4个指标计算中原经济区各个基本地域单元(城镇)的综合实力指数,据此,重组中原经济区的城镇等级结构。采用经济隶属度、经济作用场强和中心城市可达性等三个指标,进行城镇组团的重组,并将30个城镇组团整合为郑州城市组群、洛阳城市组群、平顶山城市组群、邯郸城市组群和商丘城市组群。以城镇组团和城市组群为基础,沿主要交通线路构建京广和陇海两条一级城镇发展轴线,济南—郑州—重庆和合肥—郑州—太原两条二级城镇发展轴线,以及若干条三级城镇发展轴线。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1+110 +1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9 条
[1]  
中原城市群整合研究.[M].王发曾等; 编著.科学出版社.2007,
[2]  
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论.[M].朱喜钢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过程与空间组织研究.[D].李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 11
[4]  
新疆绿洲城镇空间结构的系统研究.[D].李春华.南京师范大学.2006, 12
[5]  
当代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D].刘静玉.河南大学.2006, 11
[6]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黄土高原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化——以庆阳市为例 [J].
刘海龙 ;
石培基 ;
张学斌 ;
张惠 ;
魏伟 .
干旱区研究, 2013, 30 (04) :749-756
[7]   中原经济区城市经济联系时空变化分析——基于城市流强度的视角 [J].
徐慧超 ;
韩增林 ;
赵林 ;
彭飞 .
经济地理, 2013, 33 (06) :53-58
[8]   基于ESDA的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空间关联研究 [J].
李波 ;
张吉献 .
现代城市研究, 2013, 28 (04) :96-99+104
[9]   论淮河流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演变 [J].
王义民 ;
高军波 ;
颜俊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6 (02) :254-258
[10]   新型城镇化下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J].
张润朋 .
规划师, 2013, 29 (04) :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