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概念建构与实证分析

被引:112
作者
悦中山 [1 ]
李树茁 [2 ]
费尔德曼 [3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和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
[2]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3] 斯坦福大学莫里森人口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融合; 社会经济融合; 文化融合; 心理融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论文建构了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概念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社会融合包括文化融合、社会经济融合和心理融合三个维度,其中社会经济融合是方向无涉的,而文化融合和心理融合具有双向性。概念将市民纳入研究视野,为农民工融合状态的评估提供了标尺,有助于对农民工社会融合现状的准确理解。论文的重要发现包括:农民工文化融合的首选策略是融合策略,心理融合以融合型和融入型为主,制度障碍是导致农民工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124 +12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从“先赋”到“后致”: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社会融合 [J].
悦中山 ;
李树茁 ;
靳小怡 ;
费尔德曼 .
社会, 2011, 31 (06) :130-152
[2]   城市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考察——以上海市为例 [J].
王桂新 ;
陈冠春 ;
魏星 .
人口与发展, 2010, 16 (02) :2-11
[3]  
漂泊与寻根:农民工社会认同的二重性[J]. 郭星华,李飞.人口研究. 2009(06)
[5]   敦睦他者: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融合之路——对上海市Y社区的个案考察 [J].
马西恒 ;
童星 .
学海, 2008, (02) :15-22
[6]   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 [J].
任远 ;
邬民乐 .
人口研究, 2006, (03) :87-94
[7]   “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 [J].
陈映芳 .
社会学研究, 2005, (03) :119-132+244
[8]   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 [J].
朱力 .
江海学刊, 2002, (06) :82-88+206
[9]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 [J].
王春光 .
社会学研究, 2001, (03) :63-76
[10]   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 [J].
周晓虹 .
社会学研究, 1998, (05) :6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