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多元共治的路径选择:动员、补位,还是重构?——以巫溪、肃宁、彭州为例

被引:6
作者
王天夫
罗婧
机构
[1]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基层治理; 地方创新; 路径选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中国转型期的乡村社会情况复杂多样,仅凭政府的力量无法解决其面临的发展危机和社会问题,从而多元共治成为了基层改革的核心思路。本文在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语境下,借鉴协作治理的权变模型构建基层治理创新路径选择的分析框架,对应巫溪"乐和家园"、肃宁"四个全覆盖"和彭州"民心通"工程三个地方创新案例,讨论当前实践中以动员为基础、以补位为促进、以重构为整合三种路径的差异。本研究认为,基于不同的乡村社会结构、领导者特质和治理的制度环境,地方政府和社会以问题为导向,选择了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理创新。不论哪种创新模式,只有充分的社会动员、成熟的乡村领导者的出现,并配合完善的制度设计,多元共治才能得以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3]  
社会管理创新应重视和建设基层社会——评巫溪实践[J]. 胡英姿.中国非营利评论. 2012(01)
[4]   跨域治理:模式、机制与困境 [J].
张成福 ;
李昊城 ;
边晓慧 .
中国行政管理, 2012, (03) :102-109
[5]   多元共治:对灾后社区重建中参与式发展理论的反思——以“5.12”地震灾后社区重建中的新家园计划为例 [J].
朱健刚 ;
胡明 .
开放时代, 2011, (10) :5-25
[6]   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 [J].
贺雪峰 ;
仝志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3) :124-134+207
[7]  
Enacting Leadership for Collaborative Advantage: Dilemmas of Ideology and Pragmatism in the Activities of Partnership Managers[J] . SivVangen,ChrisHuxham.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 2004
[8]  
Partnership Synergy: A Practical Framework for Study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llaborative Advantage[J] . Roz D.Lasker,Elisa S.Weiss,RebeccaMiller.Milbank Quarterly . 2003 (2)
[9]  
Empowering stakeholders:Limits on collaboration as the basis for flexible regulation .2 Seidenfeld,Mark. William&Mary Law Review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