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21
作者
陈志
薛敬华
机构
[1] 咸宁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发展; 协调度; 时空特征; 湖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引用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和协调度的概念,建立城市化综合水平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协调度测度模型,测算出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并对其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1978~1993年为不协调发展阶段,协调度基本为负值,1994~2004年为基本协调阶段,协调度递增为正值;2004年湖北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东部以武汉市为中心的少部分地区由于优越的地理区位和良好的经济基础,协调度基本为正值,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存在着较高程度的协调性,以神农架为中心的鄂西山区由于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协调度值也较高,但表现出较底层次的协调性,而其他广大地区的协调性较差,湖北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十分突出.
引用
收藏
页码:307 / 3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重庆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J].
李孝坤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71-75
[2]   城市化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J].
陈波翀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5, (03) :48-52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分析 [J].
刘耀彬 ;
宋学锋 .
科技导报, 2005, (02) :48-51
[4]   湖北省地级市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J].
刘定惠 ;
李仁东 ;
朱超洪 .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87-91
[5]   湖北省地区经济差异评价及协调对策 [J].
刘传明 ;
李娜 .
湖北社会科学, 2004, (01) :27-29
[6]   区域城市化水平地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J].
陈志 ;
刘耀彬 ;
杨益明 .
世界地理研究, 2003, (03) :51-58
[7]   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对钱纳里研究成果的辨析与延伸 [J].
张颖 ;
赵民 .
城市规划汇刊, 2003, (04) :10-18+95
[9]   新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 [J].
吕宾 ;
张小雷 .
干旱区地理, 2002, (02) :189-192
[10]  
城市地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许学强等编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