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违情与违法行为对品牌形象的影响

被引:39
作者
黄静 [1 ]
王新刚 [1 ]
张司飞 [1 ]
周南 [2 ,1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情—理—法; 违情行为; 违法行为; 企业家形象; 企业品牌形象;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0.05.011
中图分类号
F272.91 [企业领导]; F273.2 [产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从本土消费者感知视角研究企业家负面行为对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结合本土文化特征,将企业家负面行为划分为:违情行为和违法行为。运用准实验的方法,检验了企业家负面行为在不同情境下对企业家形象和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结果发现本土消费者按照"情—理—法"和做人做事的标准来衡量企业家的行为:相对于企业家违法行为来说,当企业家出现违情行为时,消费者对企业家形象会产生更差的评价。相对于企业家—企业品牌关联度较低的情况,当企业家—企业品牌关联度较高时,企业家形象评价对企业品牌形象评价的正向影响会显著的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7+188 +18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中国文化背景中的消费者-品牌关系: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 [J].
何佳讯 ;
卢泰宏 .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7, (11) :41-49
[2]   企业家形象与企业品牌形象的关系 [J].
何志毅 ;
王广富 .
经济管理, 2005, (07) :47-50
[3]   论中国文化的情理精神 [J].
肖群忠 .
伦理学研究, 2003, (02) :36-42
[4]   中国传统法文化的文化性状与文化追寻──情理法的发生、发展及其命运 [J].
霍存福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1, (03) :1-18
[5]   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 [J].
翟学伟 .
社会学研究, 1993, (04) :74-83
[6]  
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富兰克·H.奈特(FrankH.Knight)著, 2005
[7]  
情理法与中国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范忠信等著, 1992
[8]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 人民出版社 , 李泽厚著, 1986
[9]   Corporate brand reputation and brand crisis management [J].
Greyser, Stephen A. .
MANAGEMENT DECISION, 2009, 47 (04) :590-602
[10]   Some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brand love [J].
Carroll, BA ;
Ahuvia, AC .
MARKETING LETTERS, 2006, 17 (02) :7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