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榜样传播可视化的路径分析

被引:2
作者
杨婷
王雅芳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榜样传播; 可视化; 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G353.1 [情报资料的分析和研究]; D648 [道德教育];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1205 ; 0308 ;
摘要
榜样是民族的历史记忆,国家的精神标签,承载着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功能。数字时代,可视化日渐成为榜样传播的新型叙事范式。可视化契合榜样传播的规律,推动榜样传播的育民化俗效果。然而,可视化传播并非真空领域,多元可视化制约着榜样传播的有效性。可视化工具理性意义和价值理性意义同向同行的赋值路径,形式赋能和实质赋能协同发展的赋能路径,以及自主权、参与权、聚合权三位一体的赋权路径,助益榜样传播可视化的有效推进。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让图像说话:刍论图像的教育与教育学意义 [J].
伍红林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01) :144-150
[2]   论人工智能赋值国家治理:方法、视角与维度 [J].
刘俊祥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21, (01) :96-103
[3]   数据新闻的交互可视化策略探析——以2018年世界杯报道为例 [J].
甘凌博 ;
员婕 .
新闻传播, 2019, (03) :37-38+41
[4]   新媒体时代榜样传播的“变”与“不变” [J].
杨婷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 (08) :90-94
[6]  
焦培刚.飞行仿真虚拟可视化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
[7]  
李泽厚, 著.华夏美学·美学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8]  
戴元光,金冠军主编.传播学通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9]  
(美)尼古拉·尼葛洛庞蒂(NicholasNegroponte)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