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森林公园空间分布格局及可达性评价

被引:38
作者
杨丽婷 [1 ,2 ]
刘大均 [3 ]
赵越 [1 ,2 ]
胡静 [1 ,2 ]
张祥 [1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
[3] 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森林公园; 空间结构; 可达性; 森林旅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6.52 [];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1204 ; 020202 ;
摘要
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森林公园的空间分布及其可达性进行综合分析,并对不同等级森林公园的空间分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森林公园在空间上表现为聚集分布,且具有"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格局,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的分布模式分别为随机分布和聚集分布。(2)长江中游城市群森林公园的空间可达性较好,区域内平均可达性时间为38.84 min,且具有明显的交通指向性,省级森林公园的可达性要优于国家级森林公园。(3)基于县级单元的整体可达性在空间上呈聚集格局,森林公园可达性的热点区域分布自东向西表现为热点区、次热区、次冷区和冷点区,省级森林公园可达性与之表现出较强的相似,而国家级森林公园可达性的热点区域分布相对随机。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长江中游城市群森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228 / 123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北京城市休闲商务区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成因 [J].
朱鹤 ;
刘家明 ;
陶慧 ;
李玏 ;
王润 .
地理学报, 2015, 70 (08) :1215-1228
[2]   本溪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行为特征 [J].
谷晓萍 ;
李岩泉 ;
牛丽君 ;
于大炮 ;
周莉 ;
周旺明 ;
吴胜男 ;
代力民 .
生态学报, 2015, 35 (01) :204-211
[3]   基于公路交通网的武陵山片区旅游景点可达性格局分析 [J].
王美霞 ;
蒋才芳 ;
王永明 ;
张佑印 .
经济地理, 2014, 34 (06) :187-192
[4]   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特征与可接近性 [J].
潘竟虎 ;
张建辉 .
生态学杂志, 2014, 33 (05) :1359-1367
[5]   基于CEM的国家森林公园游憩环境属性价值评价研究 [J].
王尔大 ;
韦健华 ;
周英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11) :81-87
[6]   森林公园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估——以重庆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J].
尹新哲 ;
李菁华 ;
雷莹 .
人文地理, 2013, 28 (02) :154-159
[7]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测度与区位可达性分析 [J].
曹芳东 ;
黄震方 ;
吴江 ;
徐敏 ;
周玮 .
地理学报, 2012, 67 (12) :1686-1697
[8]   湖北省旅游交通可达性及旅游经济联系空间分析 [J].
陈刚 ;
黄翔 ;
刘大均 ;
陆志鑫 .
旅游论坛, 2012, 5 (06) :62-66
[9]   中国森林公园旅游业发展的就业效应分析 [J].
柯水发 ;
潘晨光 ;
潘家华 ;
郑艳 ;
张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S1) (S1) :202-205
[10]   江西省红色旅游景区可达性分析及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J].
钟业喜 ;
刘影 ;
赖格英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5 (02) :20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