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研究格局的流变

被引:108
作者
苏力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政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社科法学; 法教义学; 法律部门; 法的部门; 法学研究; 格局;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4.05.002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正>十多年前,针对世纪之交中国法学的发展,我概括并粗略分析了当时中国三种比较显著的法学研究传统:注重政治意识形态话语的政法法学,注重法律适用、解决具体法律纠纷的注释法学,以及借鉴社会科学的经验研究方法、试图发现制度或规则与社会生活诸多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社科法学。我断言:"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政法法学在狭义上的法学研究中的显赫地位会逐步被替代……在未来中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白轲论中国的党国宪政体制 [J].
强世功 .
开放时代, 2014, (02) :30-36+5
[2]   创建发展一套健全的中国宪政理论——强世功有关中国宪政形式主义与合法性问题的论述 [J].
白轲 ;
王可任 .
开放时代, 2014, (02) :37-56+6
[3]   如何探索中国的宪政道路?——对白轲教授的回应 [J].
强世功 .
开放时代, 2014, (02) :57-69+7
[4]   刑法教义学的立场和方法 [J].
冯军 .
中外法学, 2014, 26 (01) :172-197
[6]   社科法学的跨界格局与实证前景 [J].
侯猛 .
法学, 2013, (04) :30-35
[7]   中国宪政模式?巴克尔对中国“单一政党宪政国”体制的研究 [J].
强世功 .
中外法学, 2012, 24 (05) :952-972
[8]   裁判理论的普遍谬误:为法教义学辩护 [J].
Ralf Poscher ;
隋愿 .
清华法学, 2012, 6 (04) :102-115
[9]   中国宪法中的不成文宪法——理解中国宪法的新视角 [J].
强世功 .
开放时代, 2009, (12) :10-39
[10]   遭遇哈姆雷特 [J].
苏力 .
读书, 2002, (05) :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