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法理学的中国经济法学

被引:22
作者
蒋悟真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经济法学; 法理学; 基本范畴; 研究范式; 传统文化;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8.03.014
中图分类号
D922.29 [经济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经济法作为现代意义上的新型部门法,其理论研究的拓展与实践的运用需要法理学的支持与诠释。经济法学基本范畴的提炼需要法理基础知识的支撑;研究范式的取舍需要法理价值的评判与证伪;研兜视(?)的拓宽亟须树立法理背景知识的支援意识,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厚重的经济法本土资源,对其施以"创造的转化"有益于当代经济法的实施。经济法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凝练、升华与方法论的变革,需要提倡并迈向法理学的经济法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经济法实质正义及其实现机制 [J].
江帆 .
环球法律评论, 2007, (06) :54-62
[2]   中国经济法研究范式 [J].
蒋悟真 .
法学家, 2007, (05) :78-83
[3]   对中国法学的反思的再反思 [J].
黄文艺 .
现代法学, 2007, (03) :65-69
[4]   中国经济法律传统及其与社会盛衰之关联 [J].
张中秋 .
法学, 2006, (10) :111-119
[5]   试论中国法律文化影响下的法制现代化 [J].
邢培泉 .
学习与探索, 2006, (04) :124-126
[6]   经济法研究的“合”与“同” [J].
张守文 .
政法论坛, 2006, (03) :3-17
[7]   论经济法学的特异性范畴 [J].
张守文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3) :100-107
[8]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法理念转换 [J].
叶传星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6, (01) :135-145
[9]   理论的解释力来自哪里:中国经济法学研究的反思 [J].
岳彩申 .
政法论坛, 2005, (06) :17-31
[10]   中国传统法律的公法文化属性 [J].
张中秋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5, (06)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