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就业效应分析——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29
作者
黄解宇 [1 ]
孙维峰 [2 ]
杨朝晖 [2 ]
机构
[1]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运城学院经济管理系
关键词
创新; 研发支出; 技术进步; 就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把创新对就业的影响分为水平效应和滞后效应两个方面。利用2009-201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发现,从整体上看,创新与就业水平显著负相关;但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仅存在小企业里。创新对就业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的滞后效应,并且这种滞后效应的影响要大大高于当期效应,使得从长期来看创新有助于促进就业增长。但这种显著的滞后效应依然仅存在小企业里。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6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2]   技术创新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J].
陈赤平 ;
罗丽 ;
谭富 .
改革与战略, 2012, 28 (02) :162-165
[3]   技术创新对我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1991~2007 [J].
唐国华 .
人口与经济, 2011, (03) :37-42
[4]   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就业效应的经验研究 [J].
朱轶 ;
熊思敏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5) :107-119
[5]   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与技术进步路线的选择——基于1990~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J].
叶仁荪 ;
王光栋 ;
王雷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3) :137-147
[6]   技术创新、资本积累与工业化的增长和就业效果 [J].
简泽 .
经济经纬, 2007, (01) :23-26
[7]   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效应的经验分析 [J].
姚战琪 ;
夏杰长 .
世界经济, 2005, (01) :58-67+80
[8]  
产业组织经济学手册[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美) 施马兰西, 2009
[9]  
公司金融理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法) 梯若尔, 2007
[10]  
内生增长理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Aghion),(美)彼得·霍依特(PeterHowitt)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