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8
作者
陈赤平 [1 ]
罗丽 [1 ]
谭富 [2 ]
机构
[1] 湘潭大学商学院
[2]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就业破坏机制; 就业创造机制;
D O I
10.16331/j.cnki.issn1002-736x.2012.02.017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24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技术创新对就业来说有利有弊。文章阐述了技术创新对就业的破坏机制和创造机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30多年的技术创新对我国就业总量的综合影响为负。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劳动力素质与高技术的不匹配以及劳动力流动性差而造成的结构性失业严重,且由于我国产品创新不足、工资刚性、劳动资本市场不完善等原因,使得技术创新的就业补偿机制发挥不充分。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62 / 16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技术进步与就业的补偿机制 [J].
宁光杰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 (04) :63-68
[2]   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效应的经验分析 [J].
姚战琪 ;
夏杰长 .
世界经济, 2005, (01) :58-67+80
[3]   无就业增长与非均衡劳工市场动态学 [J].
宋小川 .
经济研究, 2004, (07) :91-96
[4]   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 [J].
张军 .
经济研究, 2002, (06) :3-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