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感——外来入侵植物的“Novel Weapons”

被引:86
作者
吴锦容
彭少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2]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广州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北京
[4] 广州 中山大学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5] 广州
关键词
化感; 外来入侵植物; NW假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综述了与外来植物入侵相关的理论假说。并主要介绍了从化感角度提出的“N ove lW eapons”假说(NW假说)。某些外来入侵植物能产生一些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发挥较强的化感作用,或者成为植物和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调节者。由于不同区域的植物群落共同进化的轨迹不同,被入侵群落的植物对这些化学物质缺乏适应性,因此,这些物质成为了外来种入侵的利器。而对外来种发源地的群落来说,由于长期的共存关系,这些物质对其伴生植物的影响相对较小。NW假说为化感作为外来植物入侵的一种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作为一种较新的理论假说,还需要更多的实验研究加以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301 / 30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不同生境条件下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的变化与入侵力关系的研究 [J].
于兴军 ;
于丹 ;
马克平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6) :773-780
[2]   外来入侵植物成灾的机制及防除对策 [J].
徐正浩 ;
王一平 .
生态学杂志, 2004, (03) :124-127
[3]   外来杂草入侵的化学机制 [J].
王朋 ;
梁文举 ;
孔垂华 ;
姜勇 ;
张茂新 ;
张朝贤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4) :707-711
[4]   飞机草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及其对植物、真菌和昆虫生长的影响 [J].
凌冰 ;
张茂新 ;
孔垂华 ;
庞雄飞 ;
梁广文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5) :744-746
[5]   中国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与管理对策 [J].
万方浩 ;
郭建英 ;
王德辉 .
生物多样性, 2002, (01) :119-125
[6]   群落可侵入性及其影响因素 [J].
张林艳 ;
叶万辉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2, (01) :109-114
[7]   生物入侵机制研究进展 [J].
徐承远 ;
张文驹 ;
卢宝荣 ;
陈家宽 .
生物多样性, 2001, (04) :430-438
[8]   我国境内常春藤叶婆婆纳染色体计数及其生态学意义 [J].
郭水良 ;
刘雪珠 .
广西植物, 2001, (02) :111-112+98
[9]   外来杂草在我国的危害性及其管理对策 [J].
强胜 ;
曹学章 .
生物多样性, 2001, (02) :188-195
[10]   植物外来种入侵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J].
彭少麟 ;
向言词 .
生态学报, 1999, (04) :560-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