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耳目喉舌”到“新闻信息”——百年来中国新闻理论核心观点演变

被引:7
作者
童兵 [1 ,2 ]
徐玲英 [3 ]
机构
[1]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2] 志德书院
[3]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耳目喉舌; 同人报刊; 全党办报; 宣传; 信息;
D O I
10.16017/j.cnki.xwahz.2016.02.011
中图分类号
G219.29 [新闻事业史];
学科分类号
050301 ;
摘要
依托《时务报》,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传统士人作为中国百年来新闻理论的始发声者,从政治功用性的角度提出了"耳目喉舌"说;"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戈公振、任白涛、邵飘萍等以"第四等级"这个舶来概念为核心,从职业化、专业化角度阐述新闻理论;到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的新闻理论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而此一时期的延安,则以《解放日报》改版为标志,"全党办报"的党报核心理论观点初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在报刊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1956年《人民日报》的短暂改版则是此一阶段新闻理论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而直至1978年之后,随着"信息"概念的引入,新闻媒体"双重属性"的确立,建立在改革开放基础上的媒体改革,则以"新闻信息"为核心为党报新闻理论贡献了新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耳目喉舌:旧知识与新交往——基于戊戌变法前后报刊的考察 [J].
黄旦 .
学术月刊, 2012, 44 (11) :127-145
[3]   同人、帮派与中国同人报——《时务报》纷争的报刊史意义 [J].
黄旦 ;
詹佳如 .
学术月刊, 2009, 41 (04) :139-148
[4]   党组织办报与"手工业"工作方式——"全党办报"的历史学诠释 [J].
黄旦 .
新闻大学, 2004, (03) :14-19
[5]   五四前后新闻思想的再认识 [J].
黄旦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 (04) :5-13
[6]   新闻商品性辩正 [J].
童兵 .
新疆新闻界, 1994, (02) :21-22
[7]   新闻改革实践的主体研究和发展研究——对全国新闻界关于新闻改革问题抽样调查的研究分析报告 [J].
喻国明 .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89, (02) :4-12+1
[8]  
新闻学纲要[M].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徐宝璜, 2011
[9]  
中国新闻史文集[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史教研室编, 1987
[10]  
中国报学史[M]. 三联书店 , 戈公振著, 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