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退出、竞争与中国工业部门的生产率——开放竞争作为一个效率增进过程

被引:62
作者
李平 [1 ]
简泽 [2 ]
江飞涛 [3 ]
机构
[1]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市场开放; 进入退出; 竞争; 全要素生产率;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2.09.004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5 ; 0202 ;
摘要
本文基于大规模的微观数据集,考察经济转轨与市场开放过程中大规模的进入退出、市场竞争与工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市场开放激发了以非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大规模的进入退出和动态竞争过程;通过竞争的激励效应,进入退出促进了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通过跨企业的资源再配置效应,进入退出促进了总量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本文的结果亦表明,在政府干预较多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在位企业之间跨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仍然较低。继续推进开放竞争对于工业部门生产率的进一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1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直接干预市场与限制竞争:中国产业政策的取向与根本缺陷 [J].
江飞涛 ;
李晓萍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9) :26-36
[2]   市场失灵还是体制扭曲——重复建设形成机理研究中的争论、缺陷与新进展 [J].
江飞涛 ;
曹建海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1) :53-64
[3]   市场开放、竞争与产业进步——中国汽车产业30年发展中的争论和重要经验 [J].
刘世锦 .
管理世界, 2008, (12) :1-9
[4]   企业演化: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途径 [J].
李玉红 ;
王皓 ;
郑玉歆 .
经济研究, 2008, (06) :12-24
[5]   制造业企业相对效率的度量和比较及其外生决定因素(2000—2004) [J].
刘小玄 ;
李双杰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43-868
[6]   论体制转轨的动态过程——非国有部门的成长与国有部门的改革 [J].
樊纲 .
经济研究, 2000, (01) :11-21+61
[7]   非国有经济成分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 [J].
姚洋 .
经济研究, 1998, (12) :29-35
[8]  
过度竞争[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罗云辉著, 2004
[9]  
中国的工业改革[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日)大〓启二郎等著, 2000
[10]   What Determines Productivity? [J].
Syverson, Chad .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11, 49 (02) :32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