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阳活血通络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吴飞燕 [1 ]
梁赋 [1 ]
杜梅英 [2 ]
黄宏敏 [3 ]
机构
[1] 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
[2] 海口市人民医院
[3] 海南省中医院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潜阳活血通络方;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组织纤溶酶原抑制物;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14130201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潜阳活血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将76例患者采用随机按入院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均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体温,抗凝、抑制血小板等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潜阳活血通络方,1剂/d,两组疗程均为14 d。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评分)评价神经损害程度,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I)评估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价肢体痉挛程度,采用发色底物法检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组织纤溶酶原抑制物(PAI)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纤维蛋白原(FIB),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测定D-二聚体(D-D)和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以上指标治疗前后各进行1次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CSS评分和改良Ashworth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FMI评分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t-PA均治疗前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PAI水平降低,并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浆FIB,D-D和vWF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FIB,D-D和vW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73.6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潜阳活血通络方能通过调节纤溶系统功能,有效溶解血栓,抑制血栓形成,从而改善病变部位的供血,促进了神经功能的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0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西医诊疗指南》解读 [J].
陈怀珍 .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 25 (11) :949-954
[2]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对血清D-二聚体的影响 [J].
燕双全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09) :79-81
[3]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溶活性变化及价值 [J].
周少华 ;
席刚明 ;
尤志君 .
山西医药杂志, 2011, 40 (11) :1148-1149
[4]   通窍化栓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t-PA,PAI水平的影响 [J].
吴远华 ;
邵勇 ;
朱广旗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 (10) :237-239
[5]   脑梗死患者凝血和纤溶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J].
郭泽兴 .
血栓与止血学, 2009, 15 (04) :182-183
[6]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前后D-二聚体的变化 [J].
牛军启 ;
于红亮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 7 (07) :32-32
[7]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WF的动态测定及临床研究 [J].
畅慧君 ;
张其相 ;
卢红 ;
赵建民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 12 (09) :1-3
[8]   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J].
张连彦 ;
刘志远 ;
李朝鹏 .
疑难病杂志, 2008, (06) :341-343
[9]   中药内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J].
林雪娟 ;
陈朝阳 .
中国中药杂志, 2007, (03) :186-191
[10]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郑筱萸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