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被引:9
作者
张连彦 [1 ]
刘志远 [1 ]
李朝鹏 [2 ]
机构
[1] 河北省复员军人医院内三科
[2] 邢台高等医学专科学校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内皮功能;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关系。方法纳入108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10例正常人(健康对照组),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功能(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功能(NTG),并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PAI-1水平。结果(1)脑梗死组FMD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弱[(9±5)%vs(11±4)%,P<0.01)],而2组N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8)%vs(20±8)%,P>0.05];(2)脑梗死组血浆PAI-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63±10)ng/mlvs(44±8)ng/ml,P<0.01],而血浆t-PA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2±4)ng/mlvs(13±3)ng/ml,P<0.05];(3)脑梗死组血PAI-1与血管内皮功能呈显著负相关(r=-0.65,P<0.01)。结论(1)脑梗死患者血浆PAI-1活性与血管内皮功能呈负相关,PAI-1活性增高导致血浆纤溶活性降低,可能是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引起脑梗死的中间环节;(2)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可改变纤溶活性,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41 / 34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血管保护——脑梗死治疗的新靶点[J]. 吴以岭.疑难病杂志. 2006(05)
[2]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抑制物活性的动态变化 [J].
邱燕陵 ;
史燕顺 ;
陈飞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31) :6821-6821
[3]   早期脑梗死影像学诊断与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探讨 [J].
刘涛 ;
刘智明 ;
马洁韬 ;
卑贵光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22) :3082-3083+3162
[4]   PAI-1及其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J].
孙琦 ;
张颖冬 .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9, (04) :218-221
[6]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J].
吴延华 ;
曹勇军 ;
刘春风 .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07, (07) :534-537
[7]  
Angiotensin, fibrinolysis, and vascular homeostasis[J] . Douglas E Vaugha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 200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