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新区:实践与目标的偏差及政策反思

被引:38
作者
刘继华 [1 ,2 ]
荀春兵 [1 ]
机构
[1]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公司规划二所
[2]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政策制定; 政策执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基于国家级新区发展历程和成效的分析,指出国家级新区作为重要的区域政策,其实际发展成效与原定政策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主要体现在:国家级新区数量快速扩张,增长极核作用逐步减弱;规划规模过大,助推中心城市蔓延;土地使用粗放,"产城分离"问题较为突出;政府主导开发,加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等。而问题的根源在于国家级新区政策的理论基础不适当、出台过程不规范和执行过程缺监管,导致政策效力较低,且带来资源错配和产能过剩风险。最后提出一系列建议,包括:暂停国家级新区的审批;评估既有国家级新区选址和规划的科学性;明确监管责任,加强实施过程的政策指导;完善实施机制,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区域政策宏观调控职能的影响及其未来取向——兼论中国区域政策“泛化、叠化、虚化”现象 [J].
赵勇 ;
白永秀 .
贵州社会科学, 2015, (05) :120-128
[2]  
国家级新区行政体制类型与运行机制比较研究[J]. 山东省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王振海.东方行政论坛. 2014(00)
[3]   我国国家级城市新区的规划导向及启示 [J].
徐静 ;
汤爽爽 ;
黄贤金 .
现代城市研究, 2015, (02) :7-10+17
[4]   基于城市群的国家级新区区位选择 [J].
彭建 ;
魏海 ;
李贵才 ;
陈昕 ;
袁媛 .
地理研究, 2015, 34 (01) :3-14
[5]   国家级新区建设隐忧 [J].
曹云 .
决策, 2014, (12) :56-58
[6]   大战略、大平台、大作为——论西部国家级新区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 [J].
彭小雷 ;
刘剑锋 .
城市规划, 2014, 38(S2) (S2) :20-26
[7]   区域政策叠罗汉现象的成因、后果及建议 [J].
蔡之兵 ;
张可云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1) :93-103+126
[8]  
“暗战”背后 国家级新区的决策考量[J]. 刘卫宏,孙玉肖.祖国. 2012(18)
[9]   “钻石结构”——试论国家空间战略演进 [J].
李晓江 .
城市规划学刊, 2012, (02) :1-8
[10]   国家级新区管理体制与功能区实态及其战略取向 [J].
王佳宁 ;
罗重谱 .
改革, 2012, (03) :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