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针刺疗法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运动终板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佟帅
[1
]
王胜
[2
]
孙忠人
[3
]
刘建桥
[1
]
机构:
[1] 北京海淀医院针灸科
[2] 解放军第医院中医康复中心
[3] 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神经内科
来源: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运动终板;
周围神经损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周围神经损伤后,通过对针刺后运动终板(MEP)组织形态变化的观察,探讨针刺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机理。方法:将150只Wistar大鼠按照每批30只,共分五个时间点进行造模后随机分为电针组、手针组、模型组,于最后一批造模并针刺治疗3d后将全部大鼠处死取材。将术后及针刺治疗3d、7d、14d、21d、28d各组腓肠肌运动终板进行电镜观察,并进行横向、纵向比较。结果:术后3d各组运动终板形态上无明显区别;术后7d,模型组运动终板电镜下观察微观形态的变化较电针组及手针组明显,电针组及手针组仍维持一定程度的正常结构;术后14—28d,各组运动终板开始恢复,电针组恢复较快,至28d时已基本恢复如常,手针组的微观结构与电针组无明显差别,但嵴排列上相对紊乱。模型对照组也明显恢复,但微观结构及突触后膜形态的恢复较电针组和手针组差。结论:针刺治疗可以在周围神经损伤后改善MEP内的营养物质含量和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533 / 534+479
+479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