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血管神经的肌肉游离移植后运动终板形态的演变

被引:6
作者
江华
刘安堂
张盈帆
吴包金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整形外科
[2]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整形外科 上海市
[3] 上海市
关键词
肌肉; 移植; 运动终板; 显微外科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22 [整形手术学];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神经的肌肉游离移植后运动终板的形态演变过程及其与肌肉移植后功能降低的关系。方法建立成年Wistar大鼠股薄肌原位移植模型,用胆碱酯酶染色,连续观察术后30周内运动终板在光镜和电镜下的形态结构变化。结果在移植肌肉从失神经支配到神经再支配的过程中,运动终板的形态经历了一个动态的重建、重塑的过程,但至术后30周时仍不能恢复至对照组的精细程度。结论终板处复杂的超微结构不能完全恢复,可能是肌肉游离移植后功能削弱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35 / 2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周围神经再生时乙酰胆碱受体免疫电镜与肌功能观察 [J].
郑宏良 ;
周水淼 ;
颜永碧 ;
李兆基 ;
陈世彩 ;
陆月良 ;
周雍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0, (01) :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