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尺度下能源产区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异——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被引:5
作者
朱妮 [1 ,2 ]
张艳芳 [1 ]
位贺杰 [1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安康学院政治与历史系
关键词
县域尺度; 碳排放强度; 空间分异; 空间自相关分析; 榆林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4 ;
摘要
以能源产区陕西省榆林市的12个区县为研究单元,在Geo Da和Arc GIS等软件的支持下,结合趋势分析和空间统计方法,分析2005—2010年榆林县域尺度下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格局特征与空间分异机制。榆林各区县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水平差异明显,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两极分化加剧。县域碳排放强度南北走向上表现出逐渐减小趋势,东西走向上具有微弱的"U"型变化态势。总体上,东北部区县碳排放强度高于西南部。各区县碳排放强度具有正的空间关联分布特征,且处于低水平非均衡空间分布状态,空间依赖性明显。结合相关性分析,榆林区县碳排放强度具有极化区、扩散区、塌陷区和传染区4个特征。"热点"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三县,"冷点"主要分布于南部六县。能源资源分布不均、经济总量以及产业结构差异是造成榆林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64 / 1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我国区域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及动态关系探究 [J].
张珍花 ;
方勇 .
统计与决策, 2012, (16) :90-93
[2]   陕西产业碳排放与结构高级化的低碳效应 [J].
贾君君 ;
张艳芳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04) :83-88
[3]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地区差异分析 [J].
刘华军 ;
赵浩 .
统计研究, 2012, 29 (06) :46-50
[4]   天津市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核算及影响因素分解 [J].
郭彩霞 ;
邵超峰 ;
鞠美庭 .
环境科学研究, 2012, 25 (02) :232-239
[5]   中国碳强度与能源强度实证研究 [J].
赵爱文 ;
李东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2, (01) :1-5
[6]   中国碳排放强度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 [J].
李健 ;
周慧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1) :7-14
[7]  
1999~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空间演变特征[J]. 赵雲泰,黄贤金,钟太洋,彭佳雯.环境科学. 2011(11)
[8]   世界主要国家碳排放强度历史变化趋势及相关关系研究 [J].
张志强 ;
曾静静 ;
曲建升 .
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6 (08) :859-869
[9]   中国30省区碳排放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J].
王卉彤 ;
王妙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7) :140-145
[10]   陕西省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益研究 [J].
苏雅丽 ;
张艳芳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1, (01) :15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