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服务社会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以广州市公园为例

被引:34
作者
周春山 [1 ]
江海燕 [2 ]
高军波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2]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城市公共服务; 社会空间分异; 形成机制; 公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6 [园林规划与建设];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1204 ;
摘要
我国转型期城市公共服务存在供给总量不足、需求分化、结构失衡等问题,进而与社会群体相互作用形成公共服务的社会空间分异和社会不公平现象。弄清影响分异的因素和形成机制对公共服务的公平构建和效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州公园服务的社会空间分异特征为基础,选取公园服务水平和人口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相重叠的双高型(高SES、高服务区)和双低型(低SES、低服务区)街道,从城市发展历程、公园建设及服务特征、人口构成特征等方面总结形成公园服务水平两极分化的机制,包括城市发展的历史惯性与累积、城市选择性更新与滤出、城市扩张中的城乡二元分化、居民消费需求与能力的分化等四类。基于各类公共服务的共性和个性,有必要进一步对教育、医疗、公交等其他公共设施进行相关深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西方城市公共服务空间分布的公平性研究进展 [J].
江海燕 ;
周春山 ;
高军波 .
城市规划, 2011, 35 (07) :72-77
[2]   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空间分异研究 [J].
高军波 ;
周春山 ;
江海燕 ;
叶昌东 .
人文地理, 2010, 25 (03) :78-83
[3]   广州公园绿地的空间差异及社会公平研究 [J].
江海燕 ;
周春山 ;
肖荣波 .
城市规划, 2010, 34 (04) :43-48
[4]   上海公园空间可达性与公平性分析 [J].
尹海伟 ;
徐建刚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9, (06) :71-76
[5]   广州市城市贫困空间分布、演变和规划启示 [J].
袁媛 ;
许学强 .
城市规划学刊, 2008, (04) :87-91
[6]   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及其对新建住房价格的影响——以北京中心城为例 [J].
王松涛 ;
郑思齐 ;
冯杰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6) :78-85+147
[7]   基于GIS的两步移动搜寻法在北京市就医空间可达性评价中的应用 [J].
刘钊 ;
郭苏强 ;
金慧华 ;
谢喆 ;
吴宪 ;
朱小冬 .
测绘科学, 2007, (01) :61-63+162
[8]   转型时期广州市社会区分析 [J].
周春山 ;
刘洋 ;
朱红 .
地理学报, 2006, (10) :1046-1056
[9]   GIS和引力多边形方法在公共设施服务域研究中的应用——以上海浦东新区综合医院为例 [J].
王远飞 ;
张超 .
经济地理, 2005, (06) :800-803+809
[10]   现代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机制的理论研究 [J].
吴启焰 ;
张京祥 ;
朱喜钢 ;
徐逸伦 .
人文地理, 2002, (03) :26-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