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证据权法在西藏一江两河流域耕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11
作者
金贵 [1 ,2 ]
王占岐 [2 ]
李伟松 [2 ]
胡守庚 [2 ]
张道军 [3 ]
重多 [4 ]
机构
[1]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4] 西藏国土资源规划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耕地适宜性评价; 模糊证据权模型; 修正后验概率; 西藏一江两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开展耕地适宜性评价是编制农业发展规划、优化耕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工作。文章以西藏一江两河流域18个县的耕地资源为评价对象,将模糊证据权模型引入到耕地适宜性评价中,通过该方法筛选出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状况等4个方面的9个因子作为证据图层,并计算因子图层的模糊证据权重,最后综合各因子图层的证据权重参数得出后验概率并修正形成耕地适宜性分布图。结果表明:①80.83%的适宜样本点处于修正后验概率分级图的中等适宜级别及以上,即已知信息体现出较高的吻合性,表明模糊证据权模型能够科学、有效地评价耕地资源的适宜性;②集知识驱动与数据驱动一体化的模糊证据权模型既能够充分发挥先验知识、客观规律的作用,也可以通过隶属度函数增加知识干预,有效利用专家的丰富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知识驱动方法中因子筛选和权重确定主观性强或纯粹数据驱动方法的不足;③研究区21.32×104hm2的耕地资源中,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一般适宜和不适宜的耕地资源分别占32.03%、31.94%、27.19%和8.84%,对应其空间分布情况,可以优化耕地资源规模与布局,指导高原耕地区农业生产实践,促进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46 / 125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基于模糊证据权模型的青藏高原区土地适宜性评价 [J].
金贵 ;
王占岐 ;
胡学东 ;
胡守庚 ;
张道军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8) :241-250
[2]   国土空间分区的概念与方法探讨 [J].
金贵 ;
王占岐 ;
姚小薇 ;
杨俊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05) :48-53
[3]   利用证据权法实现滑坡易发性区划 [J].
张艳玲 ;
南征兵 ;
周平根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2, 39 (02) :121-125
[4]   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新模型研究 [J].
贺三维 ;
潘鹏 ;
诸云强 ;
陈鹏飞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3) :460-467
[5]   坡耕地植烟土壤养分资源特征及适宜性综合评价 [J].
化党领 ;
魏修彬 ;
郑文冉 ;
陈维强 ;
黄克久 ;
赵东海 ;
杨秋云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1, (06) :81-86
[6]   模糊证据权法在夏橙产区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J].
谢洪斌 ;
杨雪 ;
谭德军 ;
罗真富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06) :693-698
[7]   基于GIS的喀斯特地区耕地适宜性评价与可持续发展:以贵州省普安县石古河小流域为例 [J].
袁晓冬 ;
安裕伦 .
贵州农业科学, 2011, 39 (09) :96-99
[8]   模糊证据权法在地震滑坡危险度区划中的应用 [J].
谢洪斌 ;
杨雪 ;
谭德军 ;
罗真富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1, 21 (08) :164-170
[9]   基于GIS的盐渍土改良区耕地土壤适宜性评价 [J].
杨奇勇 ;
杨劲松 ;
李晓明 ;
李冬顺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3) :477-485
[10]   基于遥感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模型综合评价森林资源生态适宜性 [J].
董斌 ;
陈立平 ;
钱国英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3) :468-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