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综合赋能与经济循环

被引:10
作者
胡安俊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综合赋能; 经济循环; 新发展格局;
D O I
10.13253/j.cnki.ddjjgl.2022.05.008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0201 ; 020105 ;
摘要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通用目的技术,人工智能持续的技术革新与广泛应用,将对经济循环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人工智能的特点,阐述其对经济系统的综合赋能作用。在此基础上,依次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阐述人工智能促进经济循环的机理。人工智能通过技术赋能,推动企业和产业集群柔性变革,打造高质量供给体系,促进生产变革;通过价值赋能,为全行业带来持续的技术红利,增加社会总财富,并通过改变就业形态和形成赢家通吃市场等方式,分化分配格局;通过交易赋能,降低交易成本,扩大交易范围,优化交换方式;通过产品赋能,提高生产性消费,拓宽生活性消费,激发消费活力。人工智能将深刻地改变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加快经济循环。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特征、机制与价值形态演进 [J].
李海舰 ;
赵丽 .
上海经济研究, 2021, (08) :48-59
[2]   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态势及建议 [J].
张琳 ;
贾敬敦 ;
李享 ;
刘程 ;
谷潇磊 .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1, 53 (04) :47-53+89
[3]   中国数字化转型的理论阐释与运行机制 [J].
翟云 ;
蒋敏娟 ;
王伟玲 .
电子政务, 2021, (06) :67-84
[4]  
数字技术如何改变金融机构.[J].黄益平;.新金融评论.2021, 01
[5]   数字化转型研究:整合框架与未来展望 [J].
曾德麟 ;
蔡家玮 ;
欧阳桃花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21, 43 (05) :63-76
[6]   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与更高水平双循环——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J].
江小涓 ;
孟丽君 .
管理世界, 2021, 37 (01) :1-19
[7]   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与主要策略 [J].
邬爱其 ;
宋迪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11) :28-36
[9]   推进人工智能深入发展的几个关键点 [J].
胡安俊 .
中国发展观察, 2020, (17) :61-65
[10]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与双循环新格局的构建 [J].
陈文玲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22 (04) :1-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