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空间均衡发展

被引:18
作者
朱付彪
陆林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关键词
都市圈旅游; 空间均衡发展; 区位商; 空间相互作用; 珠江三角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 [中国区域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1 ;
摘要
考察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空间均衡发展状况并探讨其机制。计算各城市旅游发展区位商,显示区位商≥1的城市数目有增多趋势;其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占都市圈整体平均百分比有下降趋势,2000年为19.76%,2008年下降至12.83%。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发展在空间上趋向均衡合理,旅游空间均衡发展在时间上呈增强趋势。运用系统聚类方法,选取2007年统计数据,考察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发展空间结构现状,发现其内部城市可以划分三个等级,即广州和深圳属第一等级,第二等级包括珠海和东莞,佛山、惠州、江门、中山和肇庆属第三等级。最后借助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从互补性、可达性和替代性等方面探讨了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空间均衡发展的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565 / 157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1995年至2006年中国入境旅游目的地空间形态及演变分析 [J].
文琦 ;
杜忠潮 ;
李玲 .
资源科学, 2009, 31 (06) :994-999
[2]   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演变及成因——基于入境旅游经济区位熵的分析 [J].
乌铁红 ;
张捷 ;
李文杰 ;
曹靖 ;
刘泽华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 23 (05) :189-194
[3]   “时空压缩”与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演变——以江苏国际旅游客源市场为例 [J].
闾平贵 ;
汪德根 ;
魏向东 .
经济地理, 2009, 29 (03) :504-509
[4]   中国资源型景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J].
谢志华 ;
吴必虎 .
地理科学, 2008, 28 (06) :748-753
[5]   珠江三角洲九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分析 [J].
肖光明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 (05) :108-112
[6]   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与省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耦合分析——以上海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为例 [J].
刘宏盈 ;
马耀峰 .
资源科学, 2008, (08) :1162-1168
[7]   区域间城市旅游经济的溢出分析——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J].
李凡 ;
黄耀丽 .
旅游学刊, 2008, (05) :23-28
[8]   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 [J].
张广海 ;
刘佳 ;
王蕾 ;
万荣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2) :74-79
[9]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与优化分析 [J].
陈浩 ;
陆林 ;
章锦河 ;
郑嬗婷 .
地理科学, 2008, (01) :113-118
[10]   区域旅游城市化与城市旅游区域化研究——兼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旅游互动 [J].
吴国清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8, (01) :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