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雨强条件下太湖流域典型蔬菜地土壤磷素的径流特征

被引:44
作者
杨丽霞 [1 ]
杨桂山 [1 ]
苑韶峰 [2 ]
吴业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
关键词
雨强; 土壤磷素; 径流; 人工模拟降雨; 磷素流失速率;
D O I
10.13227/j.hjkx.2007.08.014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以太湖流域典型区域无锡市近郊区鸿声镇的蔬菜地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通过野外径流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雨强对菜地土壤磷素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产流时间随雨强的增大呈幂函数减小(R2=0.99),径流量在雨强较小时,缓慢上升,但随着雨强的增大急剧上升,在雨强0.83、1.17和1.67 mm.min-1时,总磷(TP)和颗粒态磷(PP)都表现为初始流失浓度较高,随降雨历时延长略有下降,最终趋于稳定,而在大雨强2.50 mm.min-1时,TP和PP呈现波浪式起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在整个降雨-径流过程中,溶解态磷(DP)变化比较平缓,占TP的比例为20%32%,而PP占TP的比例为68%80%,其变化规律与TP相一致,由此可见,PP是土壤磷素流失的主要形态;通过对比不同雨强下不同形态磷素的流失率,发现TP的流失率,大雨强2.50 mm.min-1是小雨强0.83 mm.min-1的20倍,而DP的流失率,却是33倍,这表明随着雨强的增加,加速土壤PP流失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DP的流失,主要原因是降雨前表施磷肥,使得磷肥中大量的无机态磷溶解释放到水环境中,增加了DP的流失,从而会加重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763 / 17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人工降雨条件下黄土坡面养分随径流迁移试验 [J].
王辉 ;
王全九 ;
邵明安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6) :39-44
[2]   皖南低山丘陵地区流域氮磷径流输出特征 [J].
杨金玲 ;
张甘霖 .
农村生态环境, 2005, (03) :34-37
[3]   官厅水库周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氮、磷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 [J].
梁涛 ;
王红萍 ;
张秀梅 ;
袁婧薇 ;
章申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4) :483-490
[4]   不同降雨强度下农地的产流产沙研究 [J].
孙飞达 ;
蒋志荣 ;
王立 .
甘肃科学学报, 2005, (01) :53-56
[5]   降雨条件下坡地水分转化特征实验研究 [J].
李裕元 ;
邵明安 .
水利学报, 2004, (04) :48-53
[6]   富营养化湖泊营养盐的来源及治理 [J].
王鹏 .
水资源保护, 2004, (02) :9-12+69
[7]   施肥与水体环境质量——论施肥对环境的影响(2) [J].
曹志洪 .
土壤, 2003, (05) :353-363
[8]   滇池流域农田土壤径流磷污染负荷影响因素 [J].
张乃明 ;
余扬 ;
洪波 ;
陈建军 .
环境科学, 2003, (03) :155-157
[9]   西苕溪流域不同土地类型下磷素随暴雨径流的迁移特征 [J].
梁涛 ;
王浩 ;
章申 ;
张秀梅 ;
于兴修 .
环境科学, 2003, (02) :35-40
[10]   不同类型黄壤旱地的磷素流失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刘方 ;
黄昌勇 ;
何腾兵 ;
刘元生 ;
钱晓刚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2) :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