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与水体环境质量——论施肥对环境的影响(2)

被引:91
作者
曹志洪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关键词
施肥; 地下水; NO3--N; 地表水; 富营养化;
D O I
10.13758/j.cnki.tr.2003.05.001
中图分类号
X820.3 [环境影响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氮肥施用过量, 无论是无机N肥或有机肥都会在土壤中积累。特别是栽种浅根系和小根系的蔬菜地,土壤累积的NO3--N能淋洗到地下水使NO3- 超标。在种植深根系和有较大根系的作物如稻、麦、玉米和棉花等大田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土壤,目前的施肥水平下尤其在作物生长期内一般不会有NO3- 积累,也不可能污染地下水。 地表水体中85%以上是NH4+-N,主要来源于人畜粪尿和有机肥,不是源于当季施入的无机N肥。保护水环境质量的重点应放在控制畜禽养殖业污染和城乡生活污水等非点源污染的治理上。温带地区大多数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是P。有机肥和无机P肥过量使用都会使土壤P不断累积。据在苏南太湖地区的调研证明,P素非点源污染中, 农田进入水体的P(含水体下淤泥扩散的P)的相对贡献率不到10%,而畜、禽、人排泄物及生活污水、淡水养殖业等P的相对贡献率在90%左右。农田P进入水体的冬麦季比稻季多2~3倍。旱地中以蔬菜基地土壤P素累积最多(蔬菜基地多数在城市近郊)对水体污染威胁最大。为此,建议蔬菜基地最好从近郊迁移到较远的地区, 该区种植结构可作相应调整。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考虑,保持足够面积的稻田,压缩冬麦面积,部分改种油菜或其它经济作物;部分种牧草养鹅,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市场需求;部分种
引用
收藏
页码:353 / 36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太湖地区稻麦轮作农田氮素淋洗特点 [J].
王德建 ;
林静慧 ;
夏立忠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1, (01) :26-28
[2]   我国北方农用氮肥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调查 [J].
张维理 ;
田哲旭 ;
张宁 ;
李晓齐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5, (02) :82-89
[3]   苏南太湖水系农业非点源氮污染及其控制对策研究 [J].
马立珊 .
应用生态学报, 1992, (04) :346-354
[4]   不同水稻品种NH4+和NO3-吸收的动力学 [J].
杨肖娥 ;
孙羲 .
土壤通报, 1991, (05) :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