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激励、工资刚性与企业绩效——基于国有非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126
作者
陈冬华 [1 ]
范从来 [2 ]
沈永建 [3 ]
周亚虹 [4 ]
机构
[1] 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
[2] 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院
[3] 南京大学商学院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4]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职工激励; 工资刚性; 企业绩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本文运用经验研究的方法,以556家国有非上市公司为样本,样本数涵盖职工约50余万人,研究职工激励,发现职工工资存在分布结构的不均匀现象,少数高工资职工拉高了职工工资的平均数;职工工资存在向下的刚性和向上的刚性;工资刚性的存在影响了其对职工的激励效率;在工资具有弹性的样本中,工资增长与业绩增长显著正相关,工资增长对职工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在工资具有刚性的样本中,工资增长率与业绩增长率没有显著相关性,工资增长对职工激励作用减弱;相对于向下的弹性,向上的弹性对企业业绩的提高产生更积极的影响;相对于向上的刚性,向下的刚性对企业业绩的提高产生更消极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21]  
Cooperation, Harassment, and Involuntary Unemployment: An Insider-Outsider Approach[J] . Assar Lindbeck,Dennis J. Snower.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88 (1)
[22]  
Carrots and Sticks: Pay, Supervision, and Turnover[J] . Jonathan S. Leonard.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 1987 (4)
[23]   SALARIES AND PIECE RATES [J].
LAZEAR, EP .
JOURNAL OF BUSINESS, 1986, 59 (03) :405-431
[24]   EQUILIBRIUM UNEMPLOYMENT AS A WORKER DISCIPLINE DEVICE [J].
SHAPIRO, C ;
STIGLITZ, JE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4, 74 (03) :433-444
[25]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 Theoretical Analysis[J] . Gary S. Becker.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62 (5)
[26]   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J].
李增泉 .
会计研究, 2000, (01) :24-30
[27]   国有企业双层分配合约下的效率工资假说及其检验——对“工资侵蚀利润”命题的质疑 [J].
杨瑞龙 ;
周业安 ;
张玉仁 .
管理世界, 1998, (01) :166-175
[28]   国有企业的货币激励:理论和经验研究 [J].
张军 .
上海经济研究, 1991, (06) :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