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外部性、利用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

被引:8
作者
覃成林 [1 ]
龚维进 [1 ]
卢健 [2 ]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2] 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空间外部性; 利用能力; 空间外溢; 复合空间权重SDM;
D O I
10.15931/j.cnki.1006-1096.2016.06.001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笔者将一个区域主动使其邻居区域产生的空间外部性转化为本区域增长动力的能力大小定义为利用能力,采用复合权重SDM模型,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目标区域对空间外部性利用能力差异导致受到相同空间外部性影响的目标区域中的增长速度差异,揭示空间外部性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路径,并从中获得有益于区域经济增长的政策启示:一方面,区域应积极主动利用外部性和利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从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和质量等多个层次提升区域利用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 [J].
潘文卿 .
世界经济, 2015, 38 (07) :120-142
[2]   区域协同创新效率的多维溢出效应 [J].
赵增耀 ;
章小波 ;
沈能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1) :32-44
[3]   地区差异、企业投资与经济增长质量 [J].
郝颖 ;
辛清泉 ;
刘星 .
经济研究, 2014, 49 (03) :101-114+189
[4]   中国城市结构调整与模式选择的空间溢出效应 [J].
于斌斌 ;
金刚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2) :31-44
[5]   空间外溢与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基于长江三角洲的案例分析 [J].
覃成林 ;
刘迎霞 ;
李超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5) :76-94+206
[7]   中国的区域关联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 [J].
潘文卿 .
经济研究, 2012, 47 (01) :54-65
[8]   县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空间计量经济实证分析 [J].
吴玉鸣 .
世界经济文汇, 2007, (02) :37-57
[9]   发展战略、知识吸收能力与经济收敛 [J].
潘士远 ;
林毅夫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2) :3-13
[10]   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基于吸收能力的研究 [J].
赖明勇 ;
包群 ;
彭水军 ;
张新 .
经济研究, 2005, (08) :9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