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山区不同植被群落土壤生态系统特性研究

被引:28
作者
李阳兵
高明
邵景安
谢德体
魏朝富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四川重庆
[3]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
[4] 贵州贵阳
[5] 四川重庆
关键词
岩溶生态系统; 植被变化; 土壤退化; 土壤种子库; 演化过程; 重庆;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5.05.016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自然植被演替成为次生植被、人工林或人工开垦利用后,岩溶山地土壤物理性能退化;沙化现象明显;坡耕地土壤长时间持水供水性能、抗旱性能降低;土壤种子库中草本种子比例大,木本植物种子少,土壤种子库退化更严重。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和全N受植被类型和土地利用强度影响明显,坡耕地土壤有机质较林草地系统低,退耕还林还草后,土壤有机质含量稳定增加。与自然植被相比,人工林、次生林系统土壤有机质含量仍较低。从弃耕地→灌草坡→次生林地的演替过程中,土壤种子库生态优势度呈降低趋势,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加。研究结果认为,岩溶生态系统土地退化的实质是土壤作为水库、养分库和土壤种子库功能的差异退化。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背景、演化与治理 [J].
王世杰 ;
李阳兵 ;
李瑞玲 .
第四纪研究, 2003, (06) :657-666
[2]   贵州岩溶地区岩性与土地石漠化的相关分析 [J].
李瑞玲 ;
王世杰 ;
周德全 ;
张殿发 ;
李凤全 ;
周忠发 ;
熊康宁 .
地理学报, 2003, (02) :314-320
[3]   土地利用对岩溶山地土壤质量性状的影响 [J].
李阳兵 ;
高明 ;
魏朝富 ;
谢德体 .
山地学报, 2003, (01) :41-49
[4]   生态系统转换对土壤中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J].
郭景恒 ;
朴河春 ;
张晓山 ;
刘启明 .
生态学报, 2002, (08) :1367-1370
[5]   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及其科学内涵的探讨 [J].
王世杰 .
中国岩溶, 2002, (02) :31-35
[6]   红壤地区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性状的演变 [J].
吴蔚东 ;
张桃林 ;
高超 ;
孙波 ;
彭补拙 ;
赵其国 .
土壤学报, 2001, (03) :285-294
[7]   中国关键生态区的评价与对策 [J].
张新时 .
中国基础科学, 2001, (05) :13-16
[8]   用天然13C丰度法评估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区玉米地土壤中有机碳的来源 [J].
朴河春 ;
刘启明 ;
余登利 ;
郭景恒 ;
冉景丞 .
生态学报, 2001, (03) :434-439
[9]   茂兰喀斯特森林中华蚊母树群落土壤种子库动态初探 [J].
刘济明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0, (03) :366-374
[10]   重庆四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种子库研究 [J].
彭军 ;
李旭光 ;
董鸣 ;
刘玉成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2) :20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