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及私法保护模式探究

被引:21
作者
王晓芬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个人信息; 私法保护; 法律属性; 人格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私法应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提供直接而充分的制度保障。个人信息权益具有人格利益与财产利益双重内涵,其人格权属性定位更能契合当今人们迫切的利益诉求和社会总体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新型人格权,其保护的实现有赖于民事基本法、单行法等保护体系的形成与协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隐私权概念的再界定 [J].
王利明 .
法学家, 2012, (01) :108-120+178
[2]   中国隐私权和个人数据保护的现状与原则 [J].
梅绍祖 .
中国信息界, 2005, (Z1) :49-50
[3]   试论个人数据与相关的法律关系 [J].
汤擎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0, (05) :40-44+69
[4]  
个人信息的私法保护研究.[D].杨咏婕.吉林大学.2013, 08
[5]  
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研究.[M].洪海林; 著.法律出版社.2010,
[6]  
域外个人数据保护法汇编.[M].周汉华; 主编.法律出版社.2006,
[7]  
个人信息保护前沿问题研究.[M].周汉华; 主编.法律出版社.2006,
[8]  
人格权法研究.[M].王利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